欧冠盘口:印发
石城县2025年民生实事安排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城市社区管委会,县政府有关部门,县直、驻县有关单位:
经县第十九届人民政府第38次常务会议研究并提请县委常委会议审议同意,现将《石城县2025年民生实事安排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石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5月13日
(此件主动公开)
石城县2025年民生实事安排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根据省、市有关精神,结合县情和工作实际,提出2025年民生实事安排。
一、加大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扶持力度
为符合条件的来县留县创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发放生活补贴和一次性求职交通补贴。支持全市符合条件的毕业两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到县内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就业,从入职次月起每人每月给予1000元基层就业岗位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一年。支持符合条件的大龄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到乡镇、社区临时摊点经营场所低成本创业,稳定经营6个月的,每人予以不超过5000元的一次性设备补贴。强化就业帮扶,确保城镇新增就业1600人以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00人次以上。完成市下达的担保基金增长任务,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创业农民工、脱贫人口、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使用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就业,推广市场信用担保模式为创业担保贷款提供担保增信,力争年内新增创业担保贷款1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县人社局、县科工局、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县农业农村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二、加大困难群众、困境儿童帮扶力度
按照政策规定提高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人均保障标准和财政补差水平。特困失能人员、半失能人员、特困自理人员照料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按每人每月1500元、375元、110元落实。对确因身体等特殊原因不能入学的残疾儿童,由学校指定送教教师,实行因人施教,每周送教上门1—2次,每次2个课时,每学期不少于30个课时,建立“一生一案”送教上门资料台账。(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教体局)
三、提升城市居家社区和农村养老服务能力
继续推进区域性中心敬老院、“一老一小幸福院”建设,对小松等5家乡镇敬老院进行改造提升,建设3个“一老一小幸福院”。继续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打造2个城市助餐点。(责任单位:县民政局)
四、改善残疾人康复条件和生活环境
将城乡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城乡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提高10元,均达到每人每月110元。0—8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8万元提高到2万元,享受8岁以内接受基本康复训练不设年限的全程救助,实现0—8岁有需求的残疾儿童接受基本康复训练全覆盖。为12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责任单位:县民政局、县残联、县财政局)
五、开展疾病筛查和早期干预
为孕产妇及新生儿免费开展胎儿颈部透明带检查(NT检查)、胎儿九大畸形超声常规检查、产前血清学筛查、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以及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听力筛查、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等8项服务,为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含六年级及初中阶段未满14周岁女生),愿接尽接。对50—74岁肺癌高危人群开展重点筛查,持续加强健康宣教,对发现的癌前病变患者及肺癌患者及时引导至正规医院就诊。每季度赴乡镇开展一次覆盖重点边远村的健康义诊活动,提供免费健康咨询,以及艾灸、刮痧等中医特色护理服务。(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医保局)
六、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
完成县妇幼保健院托育服务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新增托位150个。继续实施普惠性托育服务,财政补贴入托每人每月300元。(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财政局)
七、推动全民健身“口袋体育公园”建设,持续改善青少年充足睡眠条件
充分利用东城和西城金角银边地、小型公园绿地等空间资源,新(改)建口袋公园2处,建设城北小区半封闭式篮球场1个,改建东城体育中心,对现有公园增加(维修)体育设施等。加大资金筹措力度,计划为学校配备1200套“可躺式”午睡课桌椅。(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县城管局、县住建局)
八、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推进义务教育阶段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完成县职校二部、城南中心小学综合楼、西城体育中心等项目建设,着力改善教体环境。整合优化农村学校教育资源,不断提升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和管理水平,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农村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交通服务保障,采用“寄宿管理+自主管理”模式解决学生上下学通行问题,对采取寄宿管理和自主管理模式的学生(幼儿)家庭给予一定的交通或租房补贴。(责任单位:县教体局、县交通运输局、县财政局)
九、提升群众性应急救护和安全防护能力
推动“救”在身边广泛实施,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景区、文化体育场馆、大型商超等人员密集场所继续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并培训专门应急救护员,增强应急救护能力和水平。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培训应急救护员不少于900人、应急救护普及培训不少于7700人次。支持推进一批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规范化提升,组织开展群众紧急转移避险应急演练,提升全县群众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强化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你送我检”活动。(责任单位:县卫健委、县红十字会、县教体局、县文广旅局、县商务局、县应急管理局、县市场监管局)
十、持续改善群众居住、出行条件,完善城乡路网建设
全面完成8个老旧小区改造,建成4个城区智慧停车场。编制天然气管道铺设整体规划,加大对天然气建设的资金投入,实施免费安装燃气安全设施“四件套”。完善更新城区路口标识牌、标志及标线设置,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合理优化交通站台布局,提高站台覆盖率,不断完善站台设施。加强养犬管理,尽快建成流浪犬收容场所。畅通城乡路网,加快王家组路、栏皋组路、上松山路等城市道路建设,加快金叶路东延伸段、莲城北路西段、南苑路东段等城区断头路建设,开工建设木兰至新河和里塘坪至半迳县道升级项目,实施村道安防工程30公里。(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城市社区管委会、县城管局、县交警大队、县公安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县城投集团公司)
各责任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作为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举措,加强组织领导,精心部署实施,确保民生实事件件落地见效。各责任单位要定期梳理民生实事进展情况,并及时报送县财政局;县财政局要落实支出责任,加强财力保障,加快资金拨付,提高民生财政资金使用绩效。